春光最美四月天。10日晚,在洛阳天府火锅政和店门前,前来参加“夜间酒场”的顾客,虽然人人都戴口罩,但仍遮不住满脸的幸福。正在排队的市民小张激动地说:“每天晚上下班都盼望着能到天府火锅喝杯啤酒,撸把串串儿,吃顿火锅,天府正好有了夜间酒场,这下可以解馋了。”当洛阳广播电视台《直播洛阳》民生新闻栏目记者周天航得知天府激活“夜经济”,开启“夜间酒场”新生活的消息后,立即带着话筒、扛着摄像机来到了天府火锅政和店,记录了天府火锅“激活夜经济,吃出文化范”的新举措。
随着全市复工复产的推进,洛阳天府火锅为全面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“快进键”,在全市餐饮业率先开启“夜间酒场”新生活。公司董事长岳本新认为,复业就是保经济;防疫、复业再难,也要跑出天府“加速度”,坚守天府“高品位”。面对疫情向好的形势发展和顾客的需求,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。总经理梁芙蓉告诉记者:“我们依然保持初心,依然一分钱都不涨,而且所有的菜量还跟以前一样,‘深夜酒场’活动期间,每晚9点以后来到门店的顾客,青岛啤酒免费喝。”与此同时,公司立下规矩,要求一切规章制度不仅体现在白天的营业上,还要落实到夜间酒场经验中,让顾客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同样的服务。天府火锅宫廷店,靠近二楼窗户走廊的“林幽阁”,有十几张桌子,是一些文人墨客晚上经常会聚的地方,有的带着电脑,有的拿着书本,每当夜幕降临,到此不是小酒一杯,便是看书学习,一边吃着天府火锅,一边喝着正宗的免费米酒,一边议着国家大事,一边学术交流。无论通宵达旦,服务员总是守在顾客旁边,时刻听从召唤。一位来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作家就是“林幽阁”的常客,他高兴地说:”好像洛阳天府宫廷火锅店就是给我们这些‘夜猫子’办的”。除此之外,天府火锅的24小时服务与有的爆发式企业不同,他是用更多的时间以一种平和的心态,一点一滴地做他们每小时需要做的“工”,他们甚至把微笑看作天府的共同语言,看作天府的最美姿态,看作天府最神奇的钥匙,看作天府发展的力量,大力推崇,把小事情变成大事情,把大事情做成大事业。
为了让就餐区充满文化氛围,公司董事长岳本新以超前的思维,在推出“单人单锅”后,又精心打造出电影博物馆为主题的特色火锅餐饮店。该店经营面积1300平方米,可同时接待400人就餐,大厅内设立的候餐区,也是一个电影放映区。公司总经理梁芙蓉告诉记者:“岳董事长,为给顾客提供一个更有文化品位的消费选择空间,创办的这座活色生香的火锅电影博物馆,将博物馆建在火锅餐厅中,把火锅与电影结合在一起,硬是投资了850万元,搜集了上千部胶片电影和电影放映机,以及电影手稿、电影杂志和电影海报,都是为了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感受到传统文化、经典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魅力。同时,他还考虑到美好的生活不只是城里人的专利,丰衣足食的农民也应该享受新时代的文化盛宴,把满足进城农民兄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当作公司的一项义务和责任,特意增添了《秋菊打官司》《村官过大年》《俊俏媳妇开明婆》《果果的秋天》《一个也不能少》《山楂树之恋》《荔枝红了》等多部农村电影。”
在这里记者还发现,那17个不同电影主题的包间,均出自于经典电影的片名,像《井冈山》《地道战》《董存瑞》《英雄儿女》《闪闪的红星》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《朝阳沟》《李双双》等,每个包间根据电影的主题风格设计装修成为一个个放映厅。顾客走进放映厅,踏着经典音乐的旋律,目睹一幅幅经典电影画面,无不陶醉其中,不仅能倾听到红色电影激越的回声,体会到怀旧电影的时代情感,而且更能找回那久远的美好记忆,找到那久违的精神召唤。那些用陈旧制造怀旧,用时间制造空间,用仿真制造艺术,用倾听制造环境的精心设计,无不记录着时代的变迁,记录着老一辈电影人的芳华,记录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程,并引领着那些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珍存,并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位顾客。
随着第38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启动,疫情也给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了让中外游客和洛阳人民吃出健康,天府火锅以高度的责任感,拿出“绣花”功夫,抓好防疫措施的落实。各分店把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文明就餐习惯引入管理经营,除每天上班前后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测外,还要安排专人对进店顾客逐一检测登记,,引导顾客进店戴口罩,出示“洛康码”,同排隔位坐,养成健康、卫生、文明的用餐习惯,阻断餐桌疾病传播路径。(王胜文)